
和平日报, 2025年10月1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州举行。多位海外华侨华人接受小侨连线采访表示,从传统非遗的“潮玩”表达,到全民共享的体育热忱,从地理界限的打破到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开幕式用一场简约而饱满的视听盛宴,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多元共生、活力迸发的中国。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暖场表演。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乡音入梦:文化符号唤醒跨山海乡愁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是潮汕人,现场观看开幕式后,他告诉记者,现场粤剧和节令鼓的声音、潮汕英歌舞和“双咬鹅”民俗表演,让潮汕人倍感亲切。
“在泰国,每逢佳节我们也会组织舞狮表演,但这次看到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这种文化认同感,是我们海外游子最珍贵的精神寄托。”林楚钦说道。

图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开幕式现场。(受访者 供图)
北欧深圳总商会会长张巧珍表示,开幕式用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让非遗元素“潮”起来,“仪演融合”的方式实现了简约而饱满的呈现,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则体现了科技的发展。
张巧珍说,节目中“乡音乡情”的亲切,唤醒了美好记忆,这种传统与现代、粤港澳文化交融的呈现,让她倍感亲切。
美美与共:粤港澳同心绘就包容画卷
美国美中经贸文化友好协会执行会长江维称,开幕式是一幅“花开三朵,美美与共”的画卷,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粤港澳三地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风貌与发展特色,联合办赛并未消解这份独特性,反而让多元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共生。
“开幕式上,英歌锣鼓遇上全息投影,岭南醒狮邂逅AR技术,传统民俗与现代艺术完美交融,既展现了广东的文化底蕴、香港的专业活力、澳门的国际风情,更凸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江维表示,会徽中木棉花、紫荆花、莲花交叠旋转成“同心礼”,恰是这种多元包容的绝佳象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却始终同心同向。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现场表演。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江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广”,他生于广东广州。在他看来,开幕式中的文化符号是刻在血脉里的乡愁印记,是跨越山海的情感锚点。“舞狮是儿时庙会最鲜活的记忆,红绸飞舞间,长辈们笑着分发糖果,空气中弥漫着岭南特有的烟火气;节令鼓的鼓点起落里藏着家乡人对生活的热忱与期盼。而港澳流行文化则是青春岁月的注脚,求学时耳机里循环的粤语歌,课间和同学热议的影视片段,早已将这些旋律与记忆深度绑定。”
江维曾参与在广州举办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中采访报道,也曾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中国北京报道奥运会。他说,本届全运会,“全民共享”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业余运动员的拼搏身影、普通群众的热情演绎,让体育不再是专业领域的专属,而是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东道主广东、香港、澳门体育代表团同时入场。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科技赋能:创新表达让文化“活”起来
泰国华人青年商会会长李嘉淳表示,开幕式让他对“创新中国”有了新的认知。导演团队用AIGC和AR技术替代传统烟花,让醒狮在虚拟空间中舞动,龙舟从珠江“划”进观众席,这种创新不仅环保,更展现了广东敢为人先的精神。年轻一代侨胞,就是要学习这种创新思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李嘉淳在泰国推动”广州茶居“项目,如何让中华文化吸引年轻群体是他常思考的问题,这次开幕式给了他启发。
“当岭南画派通过AR技术呈现,当传统武术与现代舞蹈结合,中华文化就‘活’起来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文化‘潮’起来,用创新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在海外焕发新活力。”李嘉淳说道。

图为李嘉淳(右一)和刘少毅(中)在开幕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泰国华商中心主任刘少毅是开幕式的现场观众之一,他在泰国工作生活多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他告诉记者,全运会主火炬“同心之火”采用“燃冰成炬”技术,来源于1522米南海深处,是全球大型运动会历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获取“源火”。这是深海科技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更是科技创新的生动展现。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主火炬被点燃。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同心筑梦:跨越国界的共鸣
世界青年华校校长联合会会长兼理事长罗坚在现场观看了开幕式,她告诉小侨,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打破了地理界限,以“共同主场”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多元包容、团结奋进的中国。这种模式,也为华文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海外年轻一代从中看到,中华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动态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共同体实践。

图为罗坚在开幕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开幕式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文化符号从‘博物馆式’的静态展示转变为可互动、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罗坚说,下一代华裔青年生长于数字时代,唯有让中华文化以更时尚、更互动的方式呈现,才能激发他们的认同欲望。正如“潮玩”化的非遗元素,真正实现了从“被动传承”到“主动拥抱”的转变。
(雨林编辑, 来源:国际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