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日报,2025年10月28日,中国是旅行者的梦想之地。从蜿蜒于山脊的万里长城,到上海未来感十足的天际线,这个国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旅。每年,数百万外国游客被其古老文化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所吸引,蜂拥而至。
然而,对许多国际游客而言,他们的体验可能像是两个中国:一方面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另一方面则是在基础便利设施方面常常遇到的困扰与困惑。虽然高铁和现代化机场已是世界级水平,但针对游客,尤其是不说普通话的游客的地面基础设施,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以下是一些运作良好和尚待改进的方面。
1. 标识标牌状况:一场”猜意思”的游戏
当你踏出大型机场或火车站的那一刻,就会遇到它们:翻译成英文的公共标识。有些很完美,有些则令人困惑,甚至成了值得拍照留念的趣事。
· 好的方面: 故宫、兵马俑博物馆、上海浦东区等主要旅游枢纽通常都有出色、清晰的双语标识。

· “中式英语”: 但如果你稍微走远一点,可能会在徒步小径上看到”小心滑坡”的警告,或在某个景点看到”请保管好您的现金和尴尬”的牌子。这些错误的翻译虽然常常充满趣味,但也可能导致真正的困惑或安全隐患。
待改进之处: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标准化、专业翻译的标识至关重要。简单、国际通用的符号(如用刀叉表示餐厅,用床表示酒店)通常比冗长复杂的句子更能有效传递信息。一致性是关键——确保在同一场所内,”出口”不会被同时翻译成”Way Out”或”Escape Route”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 洗手间难题:清洁度与蹲厕vs坐厕的大讨论

这可能是外国游客在中国讨论最多的话题。
· 清洁度: 公共厕所的清洁程度差异巨大。在购物中心和高端酒店,你可以找到一尘不染的现代化设施。然而,公园、老旧火车站和欠发达景区的公共厕所可能颇具挑战性。厕纸的普遍缺失几乎是一个常态,因此随身携带纸巾成了重要的旅行贴士。

· 厕所类型: 传统的蹲厕在公共卫生间中仍然最为常见。尽管理论上更卫生(无皮肤接触),但对许多外国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来说使用困难。
待改进之处:
· 增加坐便器比例: 一个直接有效的改进是确保每个公共卫生间都至少有一个西式坐便器隔间,并用清晰的国际符号标明。在主要旅游目的地,实现蹲厕与坐厕对半开是理想比例。

· 卫生与用品: 加强定期清洁,安装并确保厕纸盒内有纸,将极大改善体验。肥皂和烘手机等基本配置也经常缺失。
· 清晰标识: 卫生间不仅标为”WC”,而且使用清晰的”男/女”文字和符号标识,并注明内部是何种厕所以,将非常有帮助。
3. 超越基础:让旅行真正无缝衔接
基础设施的差距不仅限于标识和卫生间。
· 票务预订与支付: 虽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非常方便,但短期游客没有中国银行账户很难开通。许多旅游景点的网站只有中文版,给提前预订带来困难。
· 信息可及性: 在最大城市之外,很难找到关于本地公交车、不太知名的历史遗址甚至地铁线路图的可靠英文信息。
待改进之处:
· 便利游客的支付选项: 在售票处、酒店和主要零售商处广泛接受国际信用卡,将消除一个重大障碍。
· 专门的旅游信息服务: 在市中心和交通枢纽设立配备精通英语员工的服务周到的旅游信息中心,将会改变游戏规则。
· 改进数字化服务: 为主要景点创建官方、易于浏览的英文版网站,并开发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英文旅游APP,将使游客能够更独立地探索。
结论:前景光明,只需微调

在中国旅行是一次难忘且收获丰厚的冒险。这个国家已经掌握了”宏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它无疑有潜力成为世界上对游客最友好的目的地之一。
通过专注于这些基础细节——清晰的沟通、洁净便利的设施以及无缝的数字集成——中国可以确保游客留下的持久记忆是其不可思议的奇观,而非寻找舒适洗手间的挑战。
这段旅程已经足够精彩;有了这些改进,它便能趋近完美。
(雨林编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