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团结自强——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方向 ——评李强总理在第2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讲话

和平日报, 2025年10月28日, 在吉隆坡举行的第2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新一阶段对东盟政策的全面阐述,也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对地区合作方向的一次战略定调。讲话的核心精神,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团结自强”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李强总理以历史为序章,回顾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并肩奋战与相互支持,提醒世人:和平来之不易,合作弥足珍贵。从共同抗战到共同发展,中—东盟关系走过了从“邻里互助”到“命运与共”的历史进程,这正是区域稳定与繁荣的根基所在。

李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外部势力的干涉,中国与东盟必须坚定团结,守护地区自主性与稳定性。这一论述不仅是对现实挑战的回应,更是一种战略警醒。过去数十年,东亚与东南亚的发展奇迹正是建立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之上,而任何分裂、对立或阵营化的倾向,都可能削弱本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李强强调,“越是形势严峻,我们越应当更加坚定地团结自强”,这不仅是中国的态度,也反映了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共同心声。

在务实层面,讲话提出了三大合作方向:战略互信、利益融合、人文联结

在战略层面,中国重申支持“东盟中心地位”,主张通过“东盟方式”妥善解决分歧,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尽早达成,为地区和平注入制度保障。

在经济领域,签署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3.0议定书》成为新的合作里程碑。中国还提议设立数字学院、人工智能合作平台和海事发展中心,反映出合作议题正从传统贸易拓展到科技与绿色发展新领域。

在人文层面,中国提议建立旅游部长会议和教育部长会议机制,进一步拉近民心距离,为地区的长期互信夯实社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李强特别提及《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这意味着中国希望将合作从政策口号落地为可执行的系统框架,为双方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

总的来看,这篇讲话既有历史纵深,又具现实针对性;既讲合作共赢,也强调防范风险;既重视经济融合,也注重情感连接。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对东盟一贯的尊重与善意,也传递出应对国际变局的信心与定力。

在当今外部干扰加剧、地缘竞争升温的背景下,李强总理的“团结自强”之声,是对地区国家的一种劝勉,也是一种号召。唯有坚持合作开放,东亚与东南亚才能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亮点。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不仅关乎双方的繁荣,更将为动荡的世界注入一份稳定与希望。

(雨林编辑,报道)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