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客属公会成员参观洛阳客家祖根地纪念馆

和平日报, 2024年10月26日, 10月25日,印尼客属公会会长吴能彬博士率领客家乡亲参观洛阳客家祖根地纪念馆。

千年前客家人从汉魏洛阳故城离乡南迁,四海漂泊流离。千年后洛阳为世界1亿客家人再建一座故城,重温乡土旧情。

这里是洛阳客家祖根地纪念馆,10月24号世界客属第三十三届恳亲大会,火炬传递将从这里开启,在外为客,回落为家,万里归鸿,千年圆梦。洛阳为一群客人建一座馆,盼着客卿回家来。千年前客家人从汉魏洛阳故城离乡。

河洛人的第一次迁徙源于八王之乱和接踵而来的五胡乱华,距今已经有1700年的历史了,公元291年到306年,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相互残杀和战争,历时16年之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八王之乱。这场大恶斗导致10万人丧生,有许多的城市都被焚毁和洗劫。那么在洛阳当时13岁以上的男子都要被迫服兵役,所以掀起了大规模的流亡浪潮。

河洛人的第一次大迁徙主要落脚在江淮、长江三角洲、闽南地区,很多的河洛人聚集在当时东晋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带,比如现在南京附近的乌衣县就是迁徙过来的汉民为了怀念西晋,以当时西晋官吏比较崇尚的黑色服饰来命名自己的聚集地。常州武进区的洛阳镇也是当时洛阳原居民集中的地方。据不完全的统计,这次的大迁徙约有百万人左右,为了安插这一大批南渡的人口,东晋的政府建立起了侨州侨郡侨县制度,在大江南岸的郡县里划出了一块地方,让南渡的人口集中居住在这里,仍然以北方原来的地名来命名,所以直到现在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仍然保留着很多叫洛阳的地方。

河洛人的第二次南迁发生在安史之乱,这次的迁徙规模就比较小了。当时的洛阳被叛军攻占之后,战乱不断,大批的居民辗转到了现在的江苏南部、福建、浙江一带,这就是河洛人的前两次大迁徙,那么后面的情况如何?我们下期再见上一期。

河洛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发生在唐末,这又是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人口超过了百万。受黄巢起义军阀割据的影响,当时的河洛地区是战乱不断,所以原住民开始向江浙、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去迁徙。这次迁徙首先在今天的广东东部、江西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了河洛人聚集的一个金三角,其中泉州、潮州尤为集中,金三角一直保留到了现在,成为客家人主要的一个集中地。

河洛人第四次大迁徙发生在南宋初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室南渡了。北宋灭亡有大批的皇亲国戚、官吏、平民,像今天的苏南、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地迁徙,人口也是超过了百万。

河洛人第五次的迁徙发生在宋元初,由于河洛一带元金连年交战,河洛人开始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南迁,特别是在宋氏灭亡之后,南迁的河洛人再次南,进而原来居住在金三角地区的河洛人开始向台湾和海外大量迁徙,形成了现在台湾人的主体客家人从此就出现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带着汉族的优秀传统迁徙到祖国的南方和世界各地。

为了纾解思乡之情,他们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洛阳,故土难舍,故乡难忘,尽管迁徙的过程异常的艰辛,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热爱家乡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走到哪里这种精神就带到哪里,河洛文化也在那里传播并发扬光大。

(雨林编辑, 黄丽佳报道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